17日下午证监会召开会议,宣布由中国银行董事长肖钢接任证监会主席的决定,并肯定了郭树清在证监会期间的工作,肖钢则表示将保持政策的连续性。

肖钢履新感慨:谁在那个位置,都想干出点名堂

肖钢今年55岁,40岁时已是央行副行长,是金融界最年轻的副部级干部。2003年,他出任中行董事长、行长,任上完成中行A+H[详细]

肖钢接任证监会主席 称将保持政策连续性

中国银行昨晚在上交所发布公告称,根据国家金融工作需要,肖钢已提出辞呈,辞去该行董事长、执行董事、董事会战略发展委[详细]

最新报道

更多>>

证监会简介

更多>>

    中国证监会为国务院直属正部级事业单位,依照法律、法规和国务院授权,统一监督管理全国证券期货市场,维护证券期货市场秩序,保障其合法运行。 中国证监会设在北京,现设主席1名,副主席4名,纪委书记1名(副部级),主席助理3名;会机关内设18个职能部门,1个稽查总队,3个中心...[详细]

证监会领导组成

肖钢

主席

庄心一

副主席

姚刚

副主席

刘新华

副主席

姜洋

副主席

黎晓宏

纪委书记

吴利军

主席助理

张育军

主席助理

肖钢履历

肖钢,男,1958年8月出生于湖南长沙,江西吉安人,硕士学位,1976年参加工作。1981年本科毕业于湖南财经学院(2000年并入湖南大学)。现任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、行长。

工作经历:
    1989.10——1994.02,中国人民银行政策研究室副主任、主任;
    1994.02——1995.07,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总经理;
    1995.07——1996.10,中国人民银行计划资金司司长;
    1996.10——1998.10,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助理,并先后兼任计划资金司司长、货币政策司司长、广东省分行行长、国家外汇管理局广东省分局局长;
    1998.10——2003.03,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,长期分管信托业务、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;
    2003.03——2004.08,中国银行董事长、党委书记、行长兼东方资产管理公司党委书记(2003.06—2004.12兼中国银行业协会会长);
    2012年11月14日,当选为中共第十八届中央委员。
    2004.08——2013.03,中国银行董事长。
    2013.03——,中国证监会主席。

代表言论:

郭树清改革一览

2011年11月9日 证监会要求所有上市公司完善分红政策及其决策机制。
    2011年11月29日 证监会开史上最严保代罚单--胜景山河IPO造假,平安证券两位保荐代表人资格被撤销。
    2011年12月1日 证监会整顿重组审核,首次解聘违规委员。提出借壳标准与IPO趋同。
    2012年3月30日 出台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1号。
    2012年4月30日 证监会降低A股交易的相关收费标准,沪深证券交易所的A股交易经手费将按照成交金额的0.087%。
    2012年5月9日 证监会发布《关于进一步落实上市公司现金分红有关事项的通知》,三大举措推动上市公司现金分红。
    2012年6月20日 证监会松绑QFII投资范围与持股比例,持股上限将从20%提高到30%。
    2012年8月1日 沪深交易所等再次大幅度降低A股相关交易手续费,沪深交易所费用整体降幅为20%。
    2012年11月 推进QFII和RQFII加速入场。
    2012年12月16日 沪深证券交易所对外正式发布实施退市配套制度的业务规则。
    2012年12月17日 中国证监会对上市公司2012年度财务报表编制和审计工作提出要求。
    2013年2月 推动养老金公积金入市投资。

历届证监会主席

刘鸿儒:资本市场的奠基人(1992年10月一1995年3月)
    作为前苏联顶尖级货币银行专家阿特拉斯教授的得意弟子,刘鸿儒于1959年获得副博士学位后回国。当时,国家金融人才奇缺,拥有货币银行学研究方向和留学背景的博士更是凤毛麟角。
    在出任证监会主席之前,他两次在关键时刻出手,拯救了中国股市。
    1990年,时任国家体改委副主任的刘鸿儒,大胆向国家最高领导人谏言:股票市场的试点不能取消。
    1992年,在全国掀起的股票狂热和深圳爆发的“8·10”股票认购舞弊案件,促使国务院证券委员会和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的迅速成立。当年10月,朱镕基亲点刘鸿儒担任证监会首任主席。
     建立监管模式成为刘鸿儒的开山之作。利用股票市场吸引外资,大胆进行证券产品创新,推出H股、N股,成为刘鸿儒开山鼻祖的重大贡献。
     在一年多时间里,刘鸿儒还主持制定《股票发行与交易管理暂行条例》、《证券交易所管理办法》和23个配套法规。
     世事难料。1995年2月,“327国债期货事件”爆发,3月30日,刘鸿儒去职。

周道炯:矢志不渝的规范者(1995年3月——1997年6月)
    1995年3月31日,一位拥有30年财政生涯的老兵,被任命为中国证监会第二任主席。他就是周道炯,强化规范运行成为他始终如一的理念。
     上任伊始,周道炯就不得不面对一个重大考验:处理当年2月23日发生在上海的 “327” 国债期货重大违规事件。他亲自主持“327”国债期货的后续场外协议平仓工作,暂停全国范围内国债期货交易试点。
     此次事件的影响,无异于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中雷曼兄弟倒闭由此引发的资本市场动荡。
     以此为契机,在1996年,周道炯亲自主持并连续下发了《关于规范上市公司行为若干问题的通知》、《关于坚决制止股票发行中透支行为的通知》等“十二道金牌”,坚决果断地处理了 “长虹”事件、“华天”事件等90多起违法违规案件。周道炯“灭火队长”的称谓由此而生。
     为在规范中求得更快发展,他向中央提出证券市场“九五”时期到2010年发展建议。时任国务院总理听取意见并支持证监会依此推进实际工作。为此,周道炯果断改革发行方式,将以往向各省下达发行额度,改为向各省下达上市家数,一大批大型国有企业实现上市。
     他的以规范求发展理念取得良好成效。股指在他的任内,涨幅超过了100%。业内普遍认为,五任主席中,他的任期内是赚钱效应最好的时期。

周正庆:善用政策的调控家(1997年6月——2000年2月)
    1997年7月12日,时任国务院证券委员会主任的周正庆又兼任了证监会主席。在执掌证监会期间,政策介入股市调控的密度和力度更加空前。
     周正庆赴任履新之际,正遇亚洲金融危机爆发。当时国内非法发行证券和交易活动猖獗,证券公司大量挪用保证金,期货市场突发事件频出,这都成为这位资深金融专家下决心让政策介入调控股市的充足理由。
     从1998年开始,他娴熟地运用政策杠杆组织实施了一系列关键战役:
     清理整顿场外非法股票交易市场、证券机构、期货市场、证券交易中心、证券投资基金等,尤其是关闭了牵扯到340万股民、520家企业的41个非法股票交易场所。
     运用政策手段营造牛市行情,是他最被争议却也是最为成功的得意之作。1999年5月,国务院正式批准由他主导酝酿了一份《关于进一步推进和规范证券市场发展若干政策的请示》,由此引发了著名的“5·19” 井喷行情。短短一个半月,股指上涨70%。
     一年之中250多项法律法规颁布实施。1999年7月1日,历经风雨的《证券法》正式施行,初步形成了证券市场法律法规体系。

周小川:崇尚监管的市场派(2000年2月——2002年12月)
    2000年2月24日,作为“中国整体改革理论”主要贡献的经济学家、中国建设银行行长周小川出任中国证监会主席。
     作为市场派的典型代表,他将市场化改革嵌入证券市场的监管之中。
     严加监管,打击黑幕也成为周小川整肃证券市场的主要功绩。他以“基金黑幕”论战为契机,开始施展他一系列强化监管的组合拳。
     2001年3月,刚刚离任香港证监会副主席兼营运总裁的史美伦,被力邀加盟中国证监会担任专司监管工作的副主席职务。随后,股市黑幕相继曝光,一大批违法违规的上市公司被立案查处。
     2001年3月17日,公司上市的核准制正式启动,而行政色彩浓厚的审批制最终退出了历史舞台。
     2002年11月8日,证监会和央行联合制定的《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投资管理暂行办法》正式发布,并自2002年12月1日起施行。
     任内发生的“赌场论”和“推倒重来论”被认为是导致后来股市持续5年大跌的罪魁祸首。而实施4个月的国有股减持政策失败更加剧了暴跌。
     2001年至2005年,沪指从最高点2245点下跌至998点,暴跌56%,股市蒸发市值近2.3万亿,投资者被悉数深度套牢,股票市场处于崩盘边缘。

尚福林:股权分置的终结者(2002年12月——2011年10月)
    2002年12月27日,证监会又迎来了一位银行行长出身的当家人,他就是农业银行行长尚福林。
    上任伊始的尚福林,面对的是股市继续在漫漫熊市中下滑。至2005年6月,股指终于跌破千点,几乎所有指责的矛头都对准了证监会。但也正是从这个被认为“推倒重来”的点位,中国沪深股市展开了一轮令人目瞪口呆又屡屡遭遇打压的牛市行情,最高涨幅超过500%。
     2004年2月2日,国务院发布“国九条”,2005年4月29日,证监会发布了《关于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》,股改启动。
     截至2006年年底,沪深两市共有1269家公司完成了股改或进入股改程序,市值占比97%。随之沪深股市开始了一轮波澜壮阔的大牛市。
     2005年6月6日沪指由最低点998.23点上涨到2007年10月16日的6124.04点,最大涨幅为513.6%。这也成为中国证券市场有史以来的最高点位。
     遗憾的是,伴随全球金融危机的不断加深,2007年年底开始,股市一路狂泻。一年时间里,沪指急挫至4459.11点,暴跌幅度高达72.81%。就是当前的股票指数,虽然比他上任时涨幅超过100%,但是,市场参与者大多亏损累累。
     尚福林主刀完成的股权分置这一重大改革,使中国A股市场真正迈入了全流通时代,这也成为尚福林任职的最大功绩。

郭树清:大刀阔斧的改革者(2011年10月-2013年3月)
    2011年10月29日,郭树清入主证监会。此后一年多时间里,在他的带领下,证监会挥舞着“改革”大刀,为A股市场“刮骨疗毒”,推出70余项新政,处处指向股市顽疾,并清晰勾勒出这位改革派人士的治市理念——改革创新、健康发展。      郭树清主政证监会一年多期间,证监会推出诸如鼓励上市公司分红、内幕交易零容忍、IPO制度改革、打击炒新、完善退市制度、引入长期投资者、降低交易和监管费用、推动开办新三板市场、恢复国债期货交易、推出转融通业务等各项政策、办法高达70多条,在保障股民权益、严打违规行为、释放证券市场主体创新活力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改革。而对于高度敏感的国际板,则采取搁置态度。      郭树清上任以来出台的措施基本可以归纳为三类:保障股民权益、严打违规行为与释放证券市场主体(主要为券商与基金公司)创新活力。      内幕交易“零容忍”:郭树清多次强调,对内幕交易保持“零容忍”,2012年7月,严打内幕交易的证监风暴全面展开;IPO改革稳步推进:启动IPO市场化改革,降低新股发行市盈率。提高IPO审核透明度,对财务数据严查;完善A股退市制度:沪深交易所相继推出退市制度;开闸引入长线资金:2013年2月份(QFII)总数增加至215家;鼓励券商创新:2012年5月,证券公司创新发展研讨会在京召开。

历任证监会主席任期内股市走势图

微博评论

更多>>